問:我,95年,155cm,45kg,身材不錯,長相中等。他,94年,178cm,75kg,身材偏肥,長相中等。
我知道這是我在保護自己,但是我怕自己判斷會錯誤。我是一個缺少父愛的人,看似生活很豐富愛好多,但其實沒有安全感,習慣獨自一人。我怕我的想法只是我過度保護自己,會因為只想保護自己而忽略掉他的喜歡和付出,曲解一些信息。
希望冷大能以旁觀者更理智的角度幫我分析一下,該不該繼續?
你說你是一個很缺少父愛的人,我想其他的讀者中也許也有很多這種缺乏父愛的人。
不管是父親健在卻缺位在和沒在一樣的,還是說父親已經不在了。缺乏父愛的人往往會呈現出兩種極端:一種是過度的自我保護,另一種是過度的自我敞開,兩者都缺乏中間態。
而會產生這種情況的核心原因與動力,就是因為缺乏父愛所帶來的紀律性,人無法按照規則去看待這個世界,也無法去探索這個世界,更沒有勇氣去看這個世界。
所以,在你和他這樣的關系里面,這樣的一種動力和影響會不斷出現。
你和他只是網友關系,說白了就是陌生人,什么關系都不是,但你卻會像他借錢,并且借錢的理由居然是“他的家庭還不錯”!
那你怎么不說你可以跑去銀行搶錢因為銀行很有錢對它沒影響呢?因為不影響銀行所以你可以去搶銀行嗎?絕不是,也絕不能。
與此同時,寄希望于一根救命稻草的本質,也是你無法探索這個世界的產物。所以在這之后相同的錯誤模式你依然是不斷地重現,比如你和他發生關系,以及再后來的關系定位等等,這些都是你缺乏規則感的表現。
所以你和他之間,就是現如今這樣的一段關系。至于“該不該繼續?”從你和他之間的聊天記錄來看,大部分是你在聊,而他只是很簡短的予以回應。從這一點來看,在你和他的這段關系當中,是你比他更需要這段關系。
所以,如果你打算繼續和他的這段關系,那么你需要重溫我國慶期間推送的那幾篇有關愛的藝術的解讀,特別是重溫愛的紀律,這是你這種缺乏父愛的人最應該去學習的。
我想,在國慶期間我推送的文章,就是送給所有缺愛特別是缺少父愛的女人們的一份最好的禮物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